威海叉車租賃,常見故障的預防措施
一、叉車故障預防具體措施
1、建立各零部件使用情況統計表。根據廠家規定,建立零部件使用壽命明細表;每臺叉車建立零部件使用情況統計表,將各易損件開始使用時問、叉車作業小時數等項目作詳細記載,并與使用壽命表進行對比,凡到極限作業時間的,及時更換。
2、換件前,徹底檢查舊件的磨損和內部損傷程度,并將其數據與標準數據對照,如磨損不嚴重,可繼續使用;磨損嚴重應更換。
二、防漏措施
(1)重視襯墊作用。叉車靜置部位(如各接合端面、各端蓋、殼體、罩墊等處)零部件之間,裝有各式襯墊,起著密封作用。墊子雖小,作用很大,若在材料、尺寸、制作質量及安裝方法上不符合技術規范,就起不到密封作用,甚至發生事故。如機油盤或氣門罩蓋,由于接觸面積大,不易壓實,容易造成漏油。曲軸后油封處漏油,油會滲入離合器,既費油又會使離合器片沾污打滑而燒損。
(2)按修理規范擰緊各螺母。叉車上各類緊固螺母(如汽缸蓋螺母、齒輪室蓋與氣門罩等處螺母),都要按規定的扭矩均勻擰緊。過松壓不緊襯墊會滲油;過緊會使螺孔周圍金屬凸起或將絲扣擰滑而引起漏油。另外,機油盤( 箱殼)放油螺塞若未擰緊或回松脫落,容易造成機油大量流失,繼而發生“燒瓦抱軸”的機損事故。
(3)及時更換失效油封。油封安裝不妥,軸頸與油封刃口不同心,極易因偏擺而甩油;有些經長期使用后,會因橡膠老化而失去彈性、密封唇口損壞開裂或自緊彈簧失效,均會喪失封油作用,應按標準修復或更換合格配件。
(4)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機件。例如,缸套、活塞、活塞環磨損到一定程度,會使燃燒室內高壓氣體竄入曲軸箱。
三、叉車人為故障的主要原因
在日常修理和養護叉車工作中,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現人為故障。人為故障一般都是在維修車輛竣工試車、運行一段里程后被發現,其產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:
1、不按規定強制叉車養護。隨著叉車作業時間的增加,各部零件都將產生磨損變形、松動和臟污。所以規定叉車在一定里程后清洗“三濾”(空氣濾芯、汽油濾芯、機油濾芯),更換潤滑油料。但是如果不定里程強制養護也會使故障率上升。
2、零件漏裝。駕、修人員技藝不熟,工作粗心大意,致使修理質量低劣。如果在養護叉車機油粗濾器時,不慎將其中托板和橡膠密封圈丟失漏裝,會導致機油濾清器工作失效。臟污未經濾清直接進入了機油道,最后會出現機油道堵塞而發動機“咬死”(即燒瓦抱軸)的故障。若在養護時未嚴格執行養護工藝,如連桿彎曲變形,裝配前本應該在連桿校整器上進行校正,但若忽略而裝車,結果會因活塞偏缸,試車中便出現活塞敲擊異響。
3、修理工藝不良、檢查不細。叉車維修養護如果不嚴格執行修理工藝,或檢查不細,竣工后必定出現人為故障。例如在裝配曲軸、飛輪及離合器總成件時,其平衡性能被破壞,或因設備缺乏、檢測手段不完備,從而未經校驗就“免檢”裝車,必然致使發動機運轉不穩,出現周期振動,影響發動機的使用性能。
4、不按規定間隙裝配或調整不當。叉車的裝配并非所有部位都需用人的全部力量投入緊定,而應按照技術要求既緊定,又要保證有一定的間隙。若正常配合關系被破壞必然會引起故障。例如活塞與汽缸的相配間隙大于規定時,會發生竄氣、竄油,功率下降,油耗增加;小于規定時,則會造成活塞拉缸、卡滯。氣門間隙調整不當時,動力降低、油耗上升、機器嚴重異響。
5、線路接錯、零件錯裝。蓄電池負極搭鐵,接錯后會燒壞硅發電機二極管;調節器火線接柱與磁場接柱若互相接反,會使調節器觸點燒蝕,發動機曲軸止推片裝反,曲軸容易軸向移動,致使缸體軸承端面部位嚴重磨損、擦傷,甚至報廢。